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廉政建设
罗添家庭:小家从“廉”出发,奔赴清廉“星辰大海”
作者:政治部  发布时间:2024-05-27 09:12:33 打印 字号: | |

罗添家庭上榜2023年度云南省清廉家庭

他,工作中话不多,憨厚的笑容,低头浅浅的脚步,总是礼貌的微笑,办公桌电脑前,却是一脸的严谨与专注。

她,工作中面对学生总是亲切的笑容,朴实的作风,总是把最热情的那面带给学生们,教学中一贯的严谨与认真。

他们,来自楚雄地区山区,老家距离县城均在100公里以上,祖祖辈辈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这样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一以贯之父辈们所教育的自强自立、勤劳节俭一路走来,在工作生活中明大势、识大局、守纪律、讲规矩已经成为了他们始终秉持的准则与习惯。

他们就是楚雄州中级人民法院罗添家庭。罗添现为楚雄州中级人民法院机关党办主任,他的妻子者尧琼现就职于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名人民教师。

他们夫妻二人在云南大学读研期间相识相知,2013年毕业后一同回到楚雄建设家乡。参加工作以来,他们夫妻二人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位,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以理论上的清醒坚定确保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他们都来自山区农村,父辈们虽然讲不出“高大上”的道理,但质朴的言语和日常的行动已经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廉洁的“种子”。罗添曾不止一次谈到过,在小时候父母经常讲的一句话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不占公家和他人的便宜。参加工作后,父母常常嘱咐:“你们今天能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很不容易,一定要感恩党、感恩国家、珍惜工作。”也正是父母的这份“放心不下”和“念念不忘”警醒和激励着他们,使他们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在工作中充盈着“拼劲”,绝不逾矩越界半步。夫妻二人现已为人父母,同样用传承下来的好家风教育两个子女,用廉洁的行动影响着两个子女。

有一次,村里的一位亲戚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起诉到南华法院,他专程从老家出来找到罗添,希望能帮忙跟案件承办法官“打打招呼”,并邀请他们一家人吃顿饭。罗添热情地接待了亲戚并提前支付了餐费,席间他客观地帮助亲戚分析了案情,提醒亲戚要注意收集关键材料以便举证,但是拒绝了亲戚帮忙“找关系打招呼”的要求。当时亲戚十分不理解他“不近人情”的做法,但拿到判决书时,那位亲戚专门打电话给罗添说“原来你说的是对的,只要有理有据,不找关系也能打赢官司。谢谢你当时给我的提醒和建议,现在,我相信法院、相信法律是公平公正的”。

参加工作以来,罗添同志先后5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岗位能手”“全州法院优秀干警”“全州优秀人民法官”“云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2016年参与执笔云南法院重点调研课题《侵权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调研》获三等奖,2017年撰写论文《放权与监督——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的价值定位与反思》获“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问题研究”主题征文优秀奖。者尧琼同志到楚雄医专工作后,曾获“课程思政”说课比赛三等奖,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3项,发表论文3篇,参编教材1部。2023年6月他们家庭被评为2023年楚雄州“清廉家庭”。

修身举孝廉,家和万事兴。罗添一家将坚持以德齐家、以廉养家、以俭持家,相互之间常吹廉政“耳边风”,常敲廉政“枕边钟”,让清廉之风从家出发,为清廉楚雄、清廉法院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王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