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7日,由楚雄州委州直机关工委组织开展的“学党史明党纪 强党性善作为”2024年“微党课”大赛决赛在州融媒体中心二楼演播大厅举行。楚雄州中级人民法院精心选送李杰、李晓倩、苏会萍3名党员参加“微党课”大赛复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展现了楚雄中院的良好形象。为更好的以“微党课”大赛为契机,讲好党史故事,讲深党的创新理论,讲透党规党纪,在学思践悟中砥砺初心使命、矢志奋勇向前,将逐一对楚雄中院参赛党员课件予以发布,凝聚推动楚雄法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颗闪闪发光的螺丝钉
苏会萍
大家还记得1957年的秋天吗?在望城的山间小道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同时映入了张书记和雷锋的眼帘。小雷锋当时蹦蹦跳跳,一脚踢飞了螺丝钉。张书记却上前几步,弯腰捡起来,把螺丝钉上的灰擦干净,郑重地交给雷锋说:“留着,会有用处的。”就这样一弯腰,一句话,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言行影响了一个年轻人的一生,也形成了雷锋精神之一的“螺丝钉精神”。
1962年4月17日,雷锋在日记中写道:“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什么是螺丝钉精神?让我们通过我身边同事小贺的故事一起来了解下吧。
小贺是90后,家里有两个孩子,妻子在山区工作,平时只能是他来照管两个孩子。但尽管家里的事多,也从来没有耽误过小贺认真工作。忙碌的身影,大步流星,脚步匆匆,来往穿梭于其他部门之间送文件,一回到办公室后,又立马继续处理好手上的事情,接电话、拟办文件、排版、发文、布置会场,七年来,他的工作时间都是在这样紧张而有序的节奏中度过的,哪怕平凡小事也要做到面面俱到。这就是我身边的同事小贺。一个普通了不能再普通的年轻党员,七年时间里没有出现过一次差错。“有事找小贺”,成了楚雄中院人的口头禅之一。
当然,像小贺这样的螺丝钉,我身边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这样的螺丝钉,是秉承着“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工作与事业之中,把工作交给自己,把自己交给组织,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用自己默默无闻的奉献诠释着“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信念。
也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一颗又一颗普通的螺丝钉,我们法院的整体工作才能逐年不断发展,实现蝶变跃升。
螺丝钉看似普通,但对于一台机器而言,每一颗都至关重要。如果缺一颗,或者坏掉了一颗,就有可能导致整台机器无法正常运转。我们的法院,我们的楚雄,我们的云南,我们的国家各个领域、各个岗位都需要有千千万万个像螺丝钉那样的人。
那么,要如何永葆每颗“螺丝钉”永不生锈,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闪闪发光呢?
这里,我想通过一位老党员的故事告诉大家。
2021年的夏天,一位92岁高龄的老党员、老法官怀揣着用信封包裹好的1万元现金,步履蹒跚来到楚雄市人民法院政治部,要求交纳党费。他叫李茂枢,曾经加入过人民自救军,任过楚雄市法院副院长,是一位有7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不禁惊讶,他平时生活节俭,家里陈设更是简单。那究竟是为什么驱使这位老党员主动缴纳如此高额的党费呢?
“我出生在解放前,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实践也证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担负起人民的幸福与民族复兴的重任。我现在虽然做不了什么工作,但是我想出一份力。”这就是老党员李茂枢脱口而出的理由。
理想和信念不仅仅是挂在嘴边的几句话,应当成为真正刻在内心深处生长成自己所尊崇的信仰。老党员李茂枢用自己省吃俭用攒下来的1万元党费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永葆“螺丝钉”闪闪发光的党性修养。
在当今时代,我们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在复杂的环境中,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就要补足精神之“ 钙”,加足理想信念之“油”。我们只有不断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才能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担当使命任务,让自己这颗“螺丝钉”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作为新时代青年,就应该练就同螺丝钉一样的“深度”“精度”“硬度”。要紧跟时代步伐,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艰苦历练中积累经验,不断跨越新的“ 雪山”“ 草地”、攻克新的“ 娄山关”“ 腊子口”,争当新的伟大征程上的开路先锋、事业闯将,努力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让自己成为那颗最“闪闪发光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