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楚雄市人民法院立案庭速裁团队接到一起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在翻阅卷宗后,案件承办人拨通了当事双方的电话,想要更加清晰地了解双方诉求。
“我是依照合约进场施工,工期完成早已交付。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找徐某结算剩余工程款,可他百般推诿,没办法只能起诉他。”
“施工过程中我已经支付了170000元的工程款,问我为什么不支付剩余款项,不如问问他吧,他建的房子自己心里清楚,我没告他就算好的了还来起诉我!”
电话里,原、被告双方情绪激动、针锋相对,矛盾随时有升级的可能。
被告究竟为什么不愿支付剩余工程款?双方矛盾的“最优解”是什么?考虑到农村建房实际情况,为促成纠纷实质性化解,案件承办人决定带着问题出发,实地走访,现场查看房屋修建情况,找到解决矛盾的突破口。
“这才建好多久墙面就出现裂痕,你看,还有那……”
在现场勘查过程中,被告一一指出房屋存在的瑕疵,也向承办人道出了不愿支付剩余工程款的原委。涉案房屋在去年竣工,被告一家入住后发现房屋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后期的修缮、维护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故不愿支付剩余款项。
“既然今天双方都在场,不如我们坐下来一起找一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考虑到此类案件如果走诉讼程序势必要对房屋质量、工程造价、修复费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鉴定,耗时长、花费大,且双方矛盾也不能在短时内修复。为减少当事人诉累,承办人根据案件情况,建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当事人均表示同意。
在调解过程中,案件承办人从案件事实、审理周期、费用的承担等方面同双方当事人释法析理,使双方认识到缺乏有效沟通引发的争议及各自责任,对房屋存在的质量问题也提出解决建议,最终促成双方各让一步,达成调解,扣除因房屋质量问题需要修缮部分的金额,被告徐某当场向原告杨某支付剩余建房款8600元。
“真没想到,从提交起诉状到现在我们握手言和仅仅过了四天时间。”至此,这起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通过调解的方式圆满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