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关于表彰全国模范法院和全国模范法官的决定》,楚雄州大姚县人民法院被授予“全国模范法院”荣誉称号。
近年来,大姚法院紧扣“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锚定争创“全国模范法院”的奋斗目标,以“五高”为抓手打造五个“一流”,提升服务大局精准度、司法为民满意度,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队伍,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姚新实践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01 榜样引领、从严治院,24年“零违纪”
大姚县人民法院历来都以“严”字当头,以“严”的制度、“严”的纪律,让干警从被动管理到主动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纪律。开展各项工作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建品牌创建榜样引领,不断深化院庭长办案机制,办理案件中始终贯彻“院长带头、庭长一线、突出示范、强化引领”的工作要求,院庭长带头办理大案要案、疑难案件和新类型案件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日常管理中,落实好“管住案就是管住人、治好院的关键”要求,把审判管理、政务管理、制度执行、责任落实、监督管理融入落实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日常工作中,五年来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均为优秀等次,大姚法院这支队伍连续保持了24年“零违纪”的好成绩。 “雪江院长虽然离开了,但也一直会是我们前进的一盏明灯。”这是大姚县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李珊珊在此前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感慨发言。大姚县人民法院干警一直以来都坚持以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全国优秀法官”李雪江同志为榜样,积极开展“党旗照初心 榜样引前行”“先锋领航 法正蜻蛉”党建品牌创建,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以及“学先进 做先进”先锋讲堂、“青年干警微讲堂”,进一步筑牢全院党员干警守初心、立信仰、明方向的法治信念,不断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郁氛围。
02 服务大局,做企业与劳动者的“贴心人”
感谢大姚法院的法官,让我们的企业起死回生。”企业负责人在企业完成破产重整后这样对法官感谢道。
近年来,大姚县人民法院始终将服务大局作为第一责任,主动融入中心工作,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产业发展。完成了云南大姚彩云边核桃开发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推进大姚桂花铜选冶有限公司破产资产重整,助力永盛新城二期复工续建“保交楼”,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机、重返市场。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到江苏如皋协调资产处置权,顺利完成云南新丝路茧丝绸公司资产处置,盘活了闲置4年的资产,配合县委政府成功引进楚雄大洋茧丝绸公司,完善了大姚县蚕桑产业链,助推了大姚龙头产业发展。
“自从有了大姚法院的送法进企活动,我们这些小企业遇到法律问题都不用担心了。”大姚县一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这样谈道。
为更好服务企业可持续发展,大姚县人民法院积极推进“暖企助企护企安企”行动,了解企业司法需求,帮助企业防范化解法律风险,力争把大量涉企案件化解在诉前,设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提供“线上+线下”、集中高效便捷的一站式诉讼服务和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方案。去年以来,开展送法进企业和“一对一”结对联系民营企业活动200余人次,涉企合同纠纷平均审理天数由2018年的57.24天降至2023年的23.07天。采用活封活扣措施执行涉企案件150余件,实现涉案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老李是一名从事烤烟栽种的劳动者,6年前他与工友一起到张某承包的烤烟种植基地里从事烤烟栽种。按照约定,张某应当按务工天数支付劳动报酬。但张某至今都没有付清老李等9人的劳务费。去年,老李等9人把张某诉至大姚县人民法院要求张某支付差欠的劳务费。
法官收到诉状后,立即开展工作。大姚县人民法院速裁团队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反复与张某、老李等9人沟通。
“拖欠了人家劳务费6年,这个就算不从法律,从道理上也说不过去啊”
“法官,我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我也困难啊……”
经过3个小时的释法明理,最终双方自愿达成了诉前调解协议,张某在去年11月底前一次性将劳务费4万余元全部支付给了老李等9人。
近年来,大姚县人民法院高效服务企业与高度重视劳动者权益保障两者相结合,对劳务合同、追索劳动报酬等纠纷提升简易程序适用率,对批量案件集中审理,提高当庭调解率和当庭履行率,力争用最短时间全力维护劳动者权益,真正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全力解决与百姓利益休戚相关的烦“薪”事。
五年来共审结涉企合同纠纷案件1456件,化解劳动争议220件。同时,完善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相衔接机制,五年以来给予101名困难当事人国家司法救助113.66万元,缓减免交诉讼费18.97万元,为务工人员追回欠薪1192.92万元。
03 为民解忧,无缝衔接为群众司法服务的 “最后100米”
2023年春节前夕,大姚县人民法院石羊中心人民法庭收到一纸诉状。这是一位84岁高龄的老太太诉儿女的赡养纠纷。大伙合计后,决定第二天直接去到老太太所在村委会,看看能不能找到让案子圆满解决的方法。
“法官,我就是觉得我家姑爷太辛苦了,想让其他几个孩子一起来承担点……”
“法官,我们也不是不管我妈,我们不是都没有生活在一起……”
法庭法官和干警们在老人家中,组织了老人的女婿与老人的其他子女在一起商量时,双方都七嘴八舌说着自己的想法。原来,老太太今年已达84岁高龄,膝下育有五个子女,丈夫过世后她便一直跟随四女儿一家生活。老太太不慎摔倒后便瘫痪在床,两年后四女儿也不幸身患重病。女婿从此既要照顾50余岁的妻子和84岁的岳母,生活负担比较重。而老人的四个兄弟姐妹却对老太太关心和照顾较少,老太太无奈之下,便将其另外四个子女告上法庭,要求其尽赡养义务,帮女婿减轻负担。
承办法官以“拉家常”的柔和方式,弥合亲情关系,并积极与老人女婿及其余子女面对面调解,耐心倾听双方的委屈及诉求,与双方耐心沟通,释法明理。在承办法官的努力下双方最终解开心结,达成一致协议,白老太太依然由女婿继续照料,其余四位子女每月支付其赡养费,按照子女不同经济情况确定300元、400元、500元每月,每年支付一次,双方当场签订协议,并支付了当年的赡养费。
这样的案子在大姚县人民法院只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每天许多的家长里短的纠纷都在上演。
为了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大姚县人民法院“多元化”拓展“多渠道”解纷格局,深入推进“1+2+N”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模式,每个乡镇设立1个法官工作室,由2名员额法官负责,整合乡镇综治、司法、派出所、国土、林业等多元解纷力量,开展矛盾纠纷源头预防、隐患排查、诉前化解、法治宣传等工作112次,服务群众800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今日我当班,为您服务”活动,来院群众诉求实现第一时间回应、第一速度落实,群众对办理诉讼事务满意率达99.8%。同时充分挖掘大姚“祭孔圣地”这张名片蕴含的儒家优秀文化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让“以和为贵”浸润到纠纷调解中,将大量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五年来诉前调解矛盾纠纷1996件,调解成功990件,调解成功率49.6%。
多年来,大姚县人民法院勇于实干、开拓创新,严惩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犯罪行为,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从2017年的95件降低至2023年的0件;深入开展“蜻蛉雷霆”等系列专项执行行动,五年来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7014件,执结6868件,执行到位金额32119.56万元。
在李雪江先进事迹的引领下,全体干警忠诚履职、实干担当,涌现出了“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姜光文、“全省法院2020年度执行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法院2022年度执行信访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刘勇、“全省法院之星”赵太军等一批先进典型,126人次先后荣获县级以上表彰,2023年石羊中心人民法庭获评“云南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
万里征程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面对新征程、新起点、新挑战,
大姚县人民法院将不断激扬“事事当争第一流”的斗志,振奋“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以高质效司法服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奋力书写司法为民新篇章。